第797章 教化海外_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
IT小说网 > 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 > 第797章 教化海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97章 教化海外

  其实朱英还是忽悠过蓝玉很多次的。

  比如让他交出所有的田产,以支持朝廷的决定。

  又比如让他去担任治安司大都督,看似平调,实则是把他拉出了军队之外,更好使得自己军事学院的学子对军队进行渗透。

  再比如要蓝玉去草原军事基地,暗示他如果能够拿下草原,甚至可以封王。

 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对于朱英来说,蓝玉对于军队的影响力太大了,如果他一直在五军都督府,那么根本很难下手。

  这也就是朱英了,即便是朱元璋这么弄都不好使。

  蓝玉之所以能够顺着朱英的意思去干,其实很大的因素还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亲戚关系。

  在依靠血脉维系为主的宗族时代,这份关系极其重要。

  在蓝玉看来,这是自己的亲外甥孙,自己不帮谁来帮,如今外甥孙正是举目无亲的时候,怎么也不可能拒绝朱英的请求。

  更何况朱英是太孙,蓝玉俨然是他的娘家,心腹,哪里可能亏待蓝玉。

  其实到了现在,蓝玉已经是看出来了,这亲外甥孙还是用了几分手段。

  不过他不在乎。

  因为当年朱英把那份名册交给他的时候,他就知道不管怎样,自己都要站在太孙这边。

  如果没有蓝玉这个淮西勋贵的领头羊默许,朱英怎么能够这么顺利的掌控军队,当初矛盾爆发的时候,很多千户去找蓝玉,结果蓝玉是闭门不见。

  这样一来,大家也就明白了。

  军队里没有了主心骨,加上皇家的名义,朱英要是还不能掌控兵权,那还不如找个柱子撞死得了。

  而今日,公侯可封国的消息传到蓝玉这里的时候,蓝玉就知道此事必然会成,且自己也有一份。

  封国和封王,虽然意义不同,但成为一国之主,哪怕是大明属国,那也绝对是天大的诱惑。

  自从封诸侯国的消息在京师传开后,各公侯的门坎都要快被踏破了。

  很多世家都察觉到这是个巨大的机会,让家族更进一步的机会。

  四藩王在倭国的一些事情,于有心人的眼中并非是什么大的秘密,依靠着矿藏迅速发迹,那泼天的富贵,现在终于是要轮到自己了。

  如今海贸发达,许多家族又有海上的买卖,要是能够占据某个小国,这家族的万世基业岂不就是有了。

  按理说文官这边应该是大面积反对,雪花一样的奏章飞入宫中。

  然而实际上文官团体也异常沉默,这么大的事情,哪怕是在早朝的时候,都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,好似根本知情一般。

  这是大量的世家在发力。

  就算是有某个官员想要劝阻,也会被世家拦下。

  再是清廉的官员,他的背后也有宗族,亲戚,朋友。

  而这件事,除了朝廷的利益外,显然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。

  “大孙你看,这些官员们天天喊着为了朝廷,为了咱如何如何,真正遇到在这种事情面前,一个个就成了哑巴。”

  “倒是有几个忠心的想写奏章,不过当天晚上就有人去劝阻了,他们比咱的锦衣卫鼻子还要灵。”

  “所以啊,人心叵测,真要是信了这些腐儒的,咱大明还能有现在这般模样?”

  华盖殿里,朱元璋冷笑着说道。

  锦衣卫监察京师,在京师发生的这些事情哪里能逃过朱元璋的耳目,而昨天晚上,显然大量的情报进入了宫中。

  朱英道:“爷爷说的是,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世家贪图更多的富贵,武官贪图更大的功勋,此番封诸侯国,等于是给他们开了一道新的口子。”

  “如今这情况,哪怕是想停下都已经不能,所有的文武官员,世家富族都会联合起来,促进此事的成立。”

  “不过这样也好,到时候他们为大明版图的开扩,也会更加的尽心尽力。”

  “孙儿想着,准备弄个海外开荒令,先赐予一批公侯之家,数目不多,先弄个十几枚,也好过他们太过分散了,同时也能拿捏一二。”

  朱元璋笑道:“这个法子好,咱方才还想着一下子跑出去这么多人,咱都你有点把控不住,对于咱大明也有影响,如此甚好。”

  “此事已然发酵三日,也差不多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,明日月朝,咱便把此事定下来吧。”

  如今朝会三日一开,叫做小朝。

  每月月底则开一次大朝,俗称月朝。

  倒是没有年关那么多人,不过京师七成官员都要参加,主要的内容是对本月的工作作一次汇报。

  因着现在官员数目的增加,即便是月朝也有一千多号人。

  月朝并非是在奉天殿进行,朱元璋改到了东宫大殿。

  之所以改动,这跟朱英对东宫大殿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。

  多处的回音设计让说话更加轻松,在足够安静的情况下,朱元璋讲话的声音能够传递到后排的官员那里。

  这也就避免了先前奉天殿后边官员听不到的情况。

  况且奉天殿也容纳不下一千多号人,挤着是能挤,可这样一来就没了仪态。

  朱元璋只是去了一趟东宫大殿,就喜欢上了这里。

  甚至心中都隐约生出要把奉天殿砸了重建的想法。

  二月底大朝会。

  这次来的人特别多。

  除了已经去草原北伐的三王外,基本上能够上朝的都来了。

  五军都督府这边,更是满满当当。

  按照规矩,其实大部分的武官,尤其是都督之下的,是可以免朝的,他们通常需要练兵或者其他事情。

  但是这次对于武官来说,才是最大的诱惑。

  还有那些世袭的公侯,他们有些本身没有官职,但爵位可以享受朝廷俸禄,也可以不用上朝,但是在今日全部都到齐了。

  “凉国公。”

  “宋国公。”

  “曹国公。”

  “开国公。”

  “颖国公。”

  “魏国公。”

  文武百官见着几位国公纷纷见礼,这是大明目前仅存的五大国公。

  汤和死后,因为儿子早逝,孙子年岁还小,尚且不能继承公爵之位,据说孙子体弱多病,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成年。

  李善长就不用说了,已然是满门抄斩。

  邓愈儿子的邓镇的申国公因为李善长牵连也没了,倒是子嗣还在,不过爵位没了贬为庶人。

  大明开国后,一共封了九位国公,去掉四个,也就剩下这六个了。

  濮英东浪公不算在内,他是进增追封,儿子濮玙是西凉候,不在国公之内,当然,濮玙今日也来了。

  东宫大殿宽广,千余人在里面也不觉得拥挤。

  六大国公在最前排跟已经受封的皇子们一起,这样的场面也是罕见。

  后边的官员议论纷纷。

  “颖国公不是一直喊着年迈体衰,要告老还乡的吗,怎的今日精神满面的来了。”

  “这又如何,你且看开国公都来了,这等事关家族传承之大事,谁能免得了俗。”

  “宋国公自从讨伐倭国后,基本都不露面了,也就是去年跟着陛下北伐,今日也来了。”

  “莫说几位国公,你且看后几排,哪怕是没官职在身的世家子,那也是赶来了。”

  六大国公里,唯一比较拘谨的就是开国公常升了。

  他的情况不同,原本是他哥哥受封郑国公,但爵除使他上位。

  即便他的母亲是开平王夫人,小舅子是凉国公蓝玉,但实际上本身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勋,因此自然差了许多。

  加上五军都督府目前的状况,平日里常升基本上是闲着。

  原本他是不想过来的,但是老母亲那边训斥了一番,这才过来。

  常升之所以不愿意过来,原因也简单。

  他虽有过练兵的记录,但实际上军事能力显然是没继承到父亲常遇春。

  况且常遇春曾经的部将都归于了蓝玉,他在军中也没有多大的话语权,跟同为继承爵位的徐辉祖完全不能比。

  所谓将门,最大人脉还是在军队里,或许先前兄长常茂有,但他显然没得。

  这外封诸侯国是个好事,可常升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,因此就没打这个主意。

  况且现在母亲开平王夫人,也就是常遇春的妻子,蓝玉的姐姐,朱英的外婆还活着。

  哪怕是朱元璋那里都要给几分面子。

  野史里有个悍妇之肉的故事,说是朱元璋把常遇春的妻子杀了煮肉,这就是纯粹扯淡了。

  女儿太子妃,女婿太子朱标,夫君鄂国公,这样的身份只要不是造反,哪里可能会动。

  且其与马皇后关系极好。

  《龙兴慈记》记载常遇春一大把年纪,却无任何子嗣,常常引以为憾。

  然而实际上常遇春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,公元1355年归附朱元璋,第二年长子常茂就出生了。

  长子常茂出生的这一年,常遇春才二十六岁。

  常升有老母亲罩着,还真就安安稳稳享受富贵,完全没必要去海外征战个诸侯国回来。

  不过这次是老母亲要求他来,也没有办法。

  没多久,就有宦官进来,偌大的东宫大殿顿时寂静无声,所有人都恭敬的站着,然后是御史监察仪态。

 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,确定没问题后,这才上报,也就轮到了朱元璋出场。

  这是章程,也是规矩,亦是为了维护皇家威严。

  哪怕是皇子皇孙,亦或是六大国公,也不能有丝毫僭越。

  曾经有过,比如胡惟庸,又如李善长,他们仗着自己的功勋哪怕是在朝堂上也没有忌惮。

  现在呢,坟头草已经三尺深了吧。

  这一次,朱英是跟随着朱元璋一起入场的。

  作为每月一次的大朝会,自然还是有许多需要上奏之事,也不会一开始就点明主题。

  随着各部尚书一一汇报详细,朱元璋的询问过后,时间也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。

  而朱元璋也点到了封诸侯国之事。

  到了这个节点上,自然就不是商议,而是盖棺定论了。

  朱元璋寥寥洒洒讲述了数千言。

  大意是上古三皇五帝统御四海,这天下都应该属于中原,而今四方蛮夷愚昧不知教化,我大明奉承天命,使天下之民脱离愚昧,是大功德之事。

  因此按照朱元璋的意思,这并非是什么侵略,也不是殖民,而是教化。

  咱们大明是秉承了上天的意志,对天下的百姓实行教化之道。

  朱英在旁边听着咂舌,谁说老爷子不是读书人,就单单这一番话,要他是怎么都说不出来的。

  这番话一出,顿时就让朱英定下对外的征战披上了正义的旗帜。

  什么海外开荒令,分明是海外教化令。

  我们去到你们的国家,不是为了带来战争,是为了让百姓有更好的生活,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。

  这些话是很有用的,因为此乃大义。

  朱英明显的看到,当老爷子的话说出来后,下面文武百官士气高昂。

  果然,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,都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,那就是能说会道。

  比起老爷子来,朱英感觉自己还是差得很多。

  大朝会上,朱元璋并没有直接点出哪些公侯可以获得去海外进行教化的资格。

  显然是准备让各方博弈。

  这种让各方博弈的政治手段,也是属于权术的一种。

  曾经朱元璋不怎么用,是因为没有太大的必要,反正是一力降十会,不听话的杀了便是。

  现在就不同了,因为这些人要远离大明,怎么的选择让大明更有利益,或者说谁更符合大明的利益。

  而太轻松得来的东西,就没有人珍稀。

  这么下来,哪怕是国公,也不见得能够稳稳得到资格。

  不过这对于蓝玉来说倒是不算什么,不管怎样,朝廷都会让他出去。

  即便是朱英现在已经掌控了兵权,但蓝玉的影响力同样是不容小觑,对于皇家来说,终究是不大不小的威胁。

  而他只有离开大明,才更加符合皇家的利益,也符合他自己的利益。

  朝会之后,就是各方博弈的开始了。

  毕竟按照朝廷的要求,能够去到海外必须要向朝廷证明你自己的实力,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。

  比如船舰,人员,物资等等。

  而其中最基础的,首先就是要向朝廷缴纳一百万宝钞的保证金。

  要是连一百万宝钞都拿不出,那还是洗洗睡吧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t4be.com。IT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it4be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