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 第 25 章_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
IT小说网 > 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 > 25 第 25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5 第 25 章

  陈殊瞧了瞧,隔壁静悄悄的,半点声音也无,小声问冯秘书:“怎么没有通知叫人去接?”这时候,上海军政府与北京政府之间处于对峙状态,时常有暗杀出现,因此军政大员往往安保严密。

  冯秘书长摇头,道:“都督说了多少次了,要注意安全,来去都要当地军警接洽安保。偏廖公浑不在意,说自己一介老朽,谁会来暗杀他?”

  此时才八点四十左右,办公室的人只有陈殊来了,于是便帮着冯秘书长写回信。

  其实这些商人大多是一些小商人,廖公爱惜声誉,即便是小商人也要回信。信中的内容即便是自己忙,看不了,也要秘书整理出大概来过目,做到心中有数。

  过了半个小时,秘书处还没人来。这些日子,廖公不在,冯秘书长也不在,秘书处的人难免散漫,一般大约是十点钟才到办公室的。陈殊放下笔,拿暖水瓶倒杯水喝,抬头却见一位五十上下,穿着一袭灰布长衫的老者站在秘书处门口。

  陈殊大概明白,这就是廖公了,站起来,问好:“廖公!”

  办公室除了冯琦就只有陈殊一个人,廖公蛮不高兴,问冯琦:“什么时间了?”

  冯琦看看手腕上的表:“九点十七分。”

  廖公又问:“秘书处什么时间上班?”

  冯琦答:“上午九点。”一起共事了许久,又免不得要替他们分辨几句:“廖公,兴许是路上有什么耽搁住了。”

  廖公哼一声:“打仗上战场的时候也能说耽搁了,人来了,都叫到我办公室去。”

  刚要转身走,这才发现陈殊:“你是谁?怎么在秘书处?”

  陈殊一头黑线,好在冯琦解释:“廖公,这是都督推荐的那篇《大国崛起》的作者梦珂先生。”

  廖俊波回想起来,笑:“原来你就是梦珂先生,来,你来我办公室,咱们谈谈你那篇文章。”

  关于那篇《大国崛起》,陈殊是翻来覆去的讲,几乎每个人都要问她对于西洋诸国是怎么看的。陈殊早就说得口干舌燥,烦不胜烦。

  廖公指指椅子:“你坐。”

  陈殊坐下,心道,原来是那位上海都督推荐,这才聘请了自己。不过,那篇《大国崛起》讲的是外国历史,要推荐也要推荐去外交部去。

  这位廖公看起来是个严苛的人,不轻易笑:“梦珂?”

  陈殊实在不习惯,道:“您叫我陈殊就行,双耳陈,特殊的殊。”

  廖俊波笑笑:“好,那就叫你陈殊。你这样小的年纪,我这个老朽叫你先生,只怕你不好意思应。”

  说着站起来用暖水壶倒了杯水,递给陈殊,接着道:“那篇《大国崛起》,都督发文叫外交处的人学习,我也瞧了,是一篇好文章啊。”

  陈殊站起来,双手接过杯子,自谦:“廖公谬赞,那篇文章粗浅得很,只是我的一家之言,不要贻笑大方就好。”

  廖公摆手:“哎,你这样有才气的年轻人可不要学了那起子文人的酸气。文章好,就是文章好,说什么粗浅?”这些话听来似乎很平易近人,不过在冯秘书对待廖公的态度上看来,陈殊是不敢不谨慎的。

  不过转眼间就露出这位廖公的锋芒:“我看了你的入职档案,你是国外回来的?是哪个国家啊?”

  陈殊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似乎额头上冒出细细密密的汗:“是美国,家父祖籍广东,先是渡南洋,后来辗转去了美国。”

  廖公喔了一声,似乎很感同身受,感叹:“咱们中国人无论是下南洋,还是去美国西部修铁路,都是很苦的。盖因国家弱小,无法庇护国民,使其随波逐流,受尽屈辱。”

  陈殊想起课本上关于中国华工:“太平洋铁路每一根枕木之下都有一具中国华工的尸体。《排华法案》通过议会之后,华人的处境就越加艰难。我们华人,肤色上和白人不一样,在信仰上又不是基督徒,因此很受排挤。正因为如此,家父才会命我回来。”

  陈殊对于美国的情况说得这样细致,倒是打消了廖公对于陈殊身份来历不明的怀疑。

  廖俊波早年去美国读过书,谈起美国人排华是很有得说的:“那是,华人的习俗、文化都与美国人不同,有些美国人甚至认为华人只比黑人好那么一点,不过都是素质低下的低劣人种。”

  说着哼一声:“圣人讲,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老百姓只有丰衣足食,才能才考虑礼仪。那些美国人把华人压榨剥削了干净,还嫌弃华人素质低下。”

  剥削?这个词,倒是陈殊在民国第一次听人说,十分新鲜,不由得念出声来:“剥削?”

  廖公以为陈殊不晓得剥削这个词的意思,笑着解释道:“是一位德国人写了一本书里面的,都督读得多,说得多,连带着我也学了几句。都督说,这本书就相当于咱们的《论语》,读之可治天下。还说,北边的老毛子就是用这本书立国的。”

  廖俊波似乎与陈殊外投缘,不自觉便多说了几句。

  陈殊笑,这本书大名鼎鼎,何止用来立国?简直是持续影响了未来几百年的世界,改变了世界的局。

  陈殊点头:“是,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,对于苏联建立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。”

  廖俊波惊讶之情毫不掩饰:“你也读过这书?”

  陈殊如实回答,摇摇头:“没有,只是这本书大名鼎鼎,耳闻罢了。”《资本论》这种大部头,即便是陈殊最无聊的时候,也啃不下来,看起来容易头痛。

  廖俊波哈哈大笑:“好呀,倘若国家的年轻人都像你一样,我们这些老朽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。”

  陈殊笑:“廖公是革命军的擎天柱!”

  说到革命军,出乎陈殊意料的是,这位廖公并没有询问陈殊对于西洋各国的看法,不过提了这么一句,便转了话题:“不知道你对于我们军政府有什么看法?”

  陈殊眼皮跳了跳,还是如实回答:“将来中国将会是革命军的天下。”

  虽然民国的历史已经被时空蝴蝶所扰动,面目全非,但是对照那些成功取得政权的军队,革命军无疑是最有可能同意中国的。

  廖公本来以为陈殊会耍滑头,听见她这样说:“怎么讲?”

  虽然革命军势头很足,但是看好的人却不多,在知识分子之中声誉也不太好。现今中国,大概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肯定——将来中国将会是革命军的天下。

  陈殊吐出两个字:“纪律!对于一支军队来说,纪律是很重要的。”

  廖公了然:“打仗自然是要服从命令,听从指挥的。”

  陈殊接着道:“除了这个之外,政治纪律也是很重要的。军队的士兵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打仗,是为谁在作战。”

  政治纪律?廖公后仰,头靠在沙发上,心里慢慢思索开来。政治纪律是都督一直强调的,整个军队只能有一个中心,只能服从军委的命令。

  但是对于这种高度集权,过于倚重军队的做法,廖俊波不是不担心的……

  不知过了多久,廖俊波回过神儿来,心里笑,这些问题还是统一中国,取得政权之后再来想吧!

  陈殊只静静坐着,突然门口有人敲门。

  廖公答:“进来。”

  冯秘书长推门进来:“廖公,尚明他们都到了!”

  廖公哼一声:“都叫进来!”

  山雨欲来风满楼,陈殊可不想成为被殃及的池鱼,连忙站起来:“廖公,我下去忙了。”跟着冯秘书长,出了廖公的办公室。

  尚明、富乐几个人进了廖公办公室,陈殊在隔壁房间都可以听见廖公的咆哮声:“散漫无知,毫无纪律,毫无组织,你们还配是革命军军政府的人吗?刚刚才有了一点成绩,便骄奢散漫起来?看你一身的酒气,昨天莫不是喝酒去了……”

  大抵是隔音不太好,廖公的一字一句,陈殊都清晰可闻。

  倒是冯秘书长对此见怪不怪,边写边道:“廖公要求是严苛了一点,不过要是不犯错,廖公还是很好相处的。”

  在整个中国,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,都整体都散漫的氛围,廖公的正常要求便显得十分之严苛了。

  冯秘书长把手头的信件拿了一份交给陈殊:“这是给浙江商界的回复信,一共要誊抄三十份儿,写好之后,交给廖公签字。”

  左右也无事,陈殊便拿笔来誊抄。廖公足足骂了半个钟头,才把尚明他们放出来,还特地写了条子,交代冯秘书长去财务处交接,扣掉他们半个月的工资,以此作为惩戒。

  那个肥皂厂出售的日期就是今天,而且下午三点就开始了。要是廖公没回来,陈殊还可以溜号。可看现在的情况,陈殊是绝对不敢自己悄悄走了的。

  陈殊还没想好怎么办,廖公中午就急匆匆离开了。

  陈殊暗叹一句,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,写了请假条去向冯秘书长请假。

  冯秘书长无疑比廖公要好说话许多,看了看请假条:“家里的长辈住院了?那你赶紧去吧!”

  陈殊问:“廖公那里?”

  冯秘书长推推自己的金丝眼镜,很自信:“放心,廖公问起来,我去说。廖公为人很好的,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。”

  陈殊谢过了,把誊抄好的信件,对照名单放好,一一交付给冯秘书长,背了包,就赶着出了门。

  富乐追着出来,叫住她:“陈殊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t4be.com。IT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it4be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